皇帝和部分大臣的玉衣用金线系住,称为金缕玉衣,其他贵族用银线和铜丝编造,称为银线玉衣和铜线玉衣,它们由许多四角有小孔的玉片,用金丝、银丝或铜丝编织而成,分别称为“金缕玉衣”、“银缕玉衣”和“铜缕玉衣”,它们由许多四角有小孔的玉片,用金丝、银丝或铜丝编织而成,分别称为“金缕玉衣”、“银缕玉衣”和“铜缕玉衣”。
1、金缕玉衣主要出土于中国河南、江苏、河北、安徽、山东一带,玉衣又称“玉匣”、“玉棒”,汉代(公元前206年-公元220年)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所穿,以其貌取人。2.玉衣是穿着者地位的象征。皇帝和部分大臣的玉衣用金线系住,称为金缕玉衣,其他贵族用银线和铜丝编造,称为银线玉衣和铜线玉衣。3.金缕玉衣是汉代最高规格的殡仪服务,出现在川口野饭风光时期。据《西京杂志》记载,汉代皇帝下葬用“带珠玉盒”,形似铠甲,用金线相连。这种玉盒就是大家天天说的金缕玉衣。当时人们迷信玉能使骨骼不朽,把玉视为高贵的礼器和地位的象征。
2、馆藏的 金缕玉衣不只一套,较为完整的有十几套,“ 金缕玉衣”是做什么用...金缕玉衣,又称“玉衣”、“玉盒”,是汉代最高规格的丧葬服务,一般出现在川江谷(Kawachinoayanofumi)风光时期。它们由许多四角有小孔的玉片,用金丝、银丝或铜丝编织而成,分别称为“金缕玉衣”、“银缕玉衣”和“铜缕玉衣”,当时人们迷信玉能使骨骼不朽,把玉视为高贵的礼器和地位的象征。汉代的皇帝和贵族死后都是穿玉衣下葬的,它们由许多四角有小孔的玉片,用金丝、银丝或铜丝编织而成,分别称为“金缕玉衣”、“银缕玉衣”和“铜缕玉衣”。1968年满城汉墓出土的两套金缕玉衣保存完整,形似人体,各由2000多块金线玉制成,每件玉器的大小和形状都经过精心设计和精细加工,显示了当时高超的工艺水平。